Search

1991年2月4日,紐約時報刊了一篇讀者投書,標題是 “Iceland Puts the West ...

  • Share this:

1991年2月4日,紐約時報刊了一篇讀者投書,標題是 “Iceland Puts the West to Shame on Baltics” (在波羅的海,冰島讓西方國家感到羞赧)。

投書第一段很感人:

Square miles do not measure the greatness of a nation. Integrity does. And in granting formal diplomatic recognition to besieged Lithuania, tiny Iceland has become a giant.

(平方英里無法衡量一個國家的偉大,正直卻能。當給予備受威脅的立陶宛外交承認時,小小的冰島成為了巨人。)

當時冰島成為第一個承認立陶宛的國家,後來稱作「冰島時刻」(Iceland moment)。對抗極權壓力,不願姑息,冰島展現令全世界敬佩的勇氣。

台灣會迎接屬於我們的冰島時刻(或立陶宛時刻)嗎?

台灣與立陶宛於今年七月決定相互設立代表處。對此,中國外交部甫發出聲明表達抗議,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國亦召回駐中國大使。

時代力量於昨日下午獲悉中國政府蠻橫要求後,在第一時間即於推特上聲援立陶宛政府、立國外交部、立國外交部長及所有立國友人,並強調中國惡行應被強力譴責。

令人振奮的是,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暨立國前駐美大使ŽygimantasPavilionis亦轉發時代力量聲援推文。

立陶宛外交部在昨日發出新聞稿,文中針對中國外交部此舉表達遺憾,惟重申立國在一中原則之下,決心與歐洲其他國家及全世界一樣,追求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

時代力量高度肯定立陶宛挺住中國外交壓力並未召回立國駐中國大使,相信立國的勇氣已贏得多數台灣人的尊敬。美國及歐盟已針對中國政府的要求表達譴責。

時代力量在此對中國外交部蠻橫施壓立陶宛作為提出強力譴責,並呼籲台灣朝野政黨皆能齊心支持立陶宛抗中決心,讓台灣在歐洲的外交處境能有一天出現如同1991年的冰島時刻(Iceland moment)。


Tags:

About author
我們追求的台灣,這裏,每個人都應享有:   生而為人的基本尊嚴,追求夢想、保護幸福的平等地位,做為一個國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參與政治、自主決定的權利。   我們決定發起一個組黨運動,號召所有懷抱相同夢想的人們,一起打造令人嚮往、引以為傲的台灣。我們用全新的想像來組織這個新政黨,透明的機制讓眾人能參與決策,開放的論辯讓理想能持續進步,全面串聯讓行動力得以發揮。 【時代力量七天假】 元旦翌日(1月2日) 言論自由日(4月7日)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解嚴紀念日(7月15日) 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8月1日) 教師節(9月28日) 世界人權暨美麗島事件紀念日(12月10日)   若放假節日逢週六,於前一天(週五)補假;逢週日,則於後一天(週一)補假。
中央黨部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17號16樓之5   小額捐款:https://npptw.org/bI99Xh   戶名:時代力量政治獻金專戶 中華郵政劃撥帳號:50390837
View all posts